地球科学学院实验室历史悠久,在1960年学校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普地、岩矿、石油地质与勘查等实验室,陆续又建立了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室,1997年,为了“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石油勘探系(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将原来隶属于各专业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集中组建成为勘探系中心实验室。2009年,实验室改名为油气资源勘查实验中心并获批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以其为核心的石油工程与地质实验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3年学院开始筹建油气成藏与勘探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010年,依托油气资源勘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石油工程与地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正式成立“油气成藏与勘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于2014年9月获批为黑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拥有39个实验室,面积约4602m2;各类仪器设备2531台,总值约9786.42万元,其中价值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99台(套);大型软件公司捐赠的软件价值约3000万元。
中心建设有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油气成藏与勘探虚拟仿真五个实验教学平台;中心承担着地球科学学院及全校油气资源勘查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中心以改革实验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培养为目标,遵循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并重的原则,通过不断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持续完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为科研平台建设、发展、提高提供支持。
中心现有固定人员41人,流动人员38人,其中校内兼职人员32人,行业企业人员6人,兼职人员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具有正高级职称31人、副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2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数占74.7%,是一支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队伍。教学团队学历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1%。实验教学队伍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48人,占总人数的60.8%,其中35岁以下17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年轻化实验教学队伍。中心将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确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一支满足现代实验教学、科学研究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成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科研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水平,同时紧密结合高水平学科和专业发展,为学科建设上水平保驾护航。